close
Uber自4月起變為和租賃車業者合作,計價方式改採「即時報價」制,在合作車行自行估價後,顯示的價格就是下車時扣款的車資,不會再浮動,但現在若乘客途中要臨時改變目的地或新增停靠點,車資則會重新計算,但不會即時顯示,當完成行程時才知道付了多少錢,車齡2年的Uber駕駛楊俊仁表示,不確定因素會讓乘客懷疑車資是不是被高估了,進而受到爭議。東方會Uber即日起新功能「多個停靠點」正式上線,在行程開始前一趟車程最多可設定3個停靠點,顯示的即時報價總金額,若中途不更改價格則保持不變,讓有多點停靠需求的乘客也能有透明的計價方式。但在價格上是否真的有差異?記者實際在約晚上7~8點時,於台北市以菁英車實際測試。首先用舊的方法,從位於信義區的刑事警察局出發,目的地設在大直的實踐大學,此時報價金額為184元;而到了實踐大學後,再臨時變更目的地回到刑事警察局,這時車資改顯示為最低基本金額61~70元,但實際結束行程後,發現車資刷了453元;而用新功能「多個停靠點」,一樣從刑事警察局出發,第一個停靠點設在實踐大學、第二個停靠點設在刑事警察局,報價金額為456元,只貴了3元,基本上沒有差異。但不同時間點,路況及車輛供需狀況皆不同,眾多因素皆影響著車資,為力求權益還是多利用新功能,一次就看清楚所有行程究竟要付多少錢,詳細實測快看動新聞。(唐子晴/台北報導)
本文出自: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3c/20171026/1229055/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